如何讓一個男人心甘情愿地為自己付出,這恐怕是很多女人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了。
看到其他情侶動輒好幾千的轉賬,生日時的禮物,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所有的儀式感都讓我們羨慕,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故事里的人。
人都是自私的,沒有誰在不經過后天教育的情況下,可以對于無私奉獻無師自通,就連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第一課也是學會分享。
也就是說,想要一個人心甘情愿地為自己付出并不是一件難事,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找一個合理有效的方式,來把對方調教成為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
如何讓一個男人,心甘情愿對你付出?心理學給出了3個方法。
一、敢于開口,開口決定了你是行動者還是空想主義者
記得宿舍里有幾個姑娘,每到月底生活費快花完的時候,就等著家里人發過來,而過程中又分為以下幾個流派:
其中是大大方方地告訴自己的父母缺錢了,而且物價太高錢不夠花,要增加一些;
有的也是只等父母主動給自己發生活費,自己從來都不好意思主動去要。
其實,這也能夠看出來,有的人被愛,所以有恃無恐,有的人沒有得到過偏愛,所以不好意思。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主動才會有故事的。
就像喬布斯曾說的:「許多人從來都不愿意拿起電話,從來不求助于別人,有時這就區分了行動者和做夢人。」
情侶之間如果有一個人會有不好意思的情緒出現,便說明了這個人對這段感情是保留退路的,也說明了這段感情沒那麼深刻。
試想,和親密的人相處的時候,還會有心理負擔,那兩個人又怎麼可能完成情感升華?
所以,讓一個男人心甘情愿地為自己付出,首先就要敢于表達自己的需求,敢于開口。
二、得寸進尺,情商高的女人都會運用人性的弱點
剛認識朋友的時候,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我們會讓對方幫自己一個小忙,例如借一支筆,借幾張紙等等。
這個時候對方通常不會拒絕我們,如果緊接著再提出一些難度系數稍微大的需求時,例如讓對方幫自己帶一杯奶茶,也不會被拒絕。
但如果一開始就讓對方帶奶茶,對方就會心存芥蒂,被拒絕的機率也會很大。
這就是心理學當中的登門檻效應,它指的是提出一個需求被同意之后,緊接著再提出一個難度系數較高的需求,要比直接提出難度系數較高的需求所獲得的答應的幾率要高。
這是因為人都會下意識地維護自己在別人那里留下的認知的一致性,不然就會覺得失衡。
而這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啟示,那就是我們可以先讓對方滿足自己一個小小的要求,再依次疊加,知道對方適應這個過程為止。
正如卡耐基所說:「一個目標達成之后,馬上立下另一個目標,這是成功的人生模式。」
三、不怕拒絕,拋棄敏感擰巴的心,收獲不一樣的感情
人在被拒絕之后,智商就會下降很多,他會尷尬,會難堪,覺得無地自容,為了避免下次的尷尬,便選擇再也不開口。
這個時候,我們就在無形之中切斷了本可以讓對方為自己付出的機會。
因為心理學當中有一個拆屋效應,它最早是來源于魯迅先生在參加《無聲的中國》演講的時候,所探討過的有關于人性的話題。
他說,:「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間屋子的光線特別暗,然后其中一個人說要在這里開一個天窗,那麼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
但如果在被拒絕之后,這個人再次提出要拆掉屋頂,那麼這個時候,別人就會來調和,也就會愿意開天窗了。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第一次訴求被拒絕了,只要再提出一個難度系數較高的要求,且對方覺得無法完成時,我們的第一次訴求就會有很大的機率被同意。
所以,不要害怕拒絕,拒絕一次也沒什麼,我們還可以拋卻自己的內心負擔而展開第二次攻勢,總有答應的時候。
然后,習慣成自然,當付出成為習慣的時候,也就順理成章、心甘情愿了。
我們通過一系列的心理學技巧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接下來我們就需要明白,任何付出都是配以反饋的,有來有回才最好。所以,我們在和男人相處的時候,也要學會為對方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