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哪怕只是挑選一個手機殼,也會更加注重它的顏值,畢竟它能夠直觀地產生一些讓人心情愉悅的因素。
所以,按理來說,這樣的定律在一段感情中也應該通行才對,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現實生活中,那些長得好看的姑娘大多單身,反倒是那些五官端正,雖然不傾國傾城,但也清秀的姑娘身邊不乏追求者。
那麼,為什麼漂亮的女生,很少有人追求?真實原因值得去思考。
漂亮的雙重定義和影響
01)、記得大學的時候有一個姑娘長得特別漂亮,模樣和身段都屬于九分的美女,那時候我們都以為她一定不會缺男朋友,但不知道為什麼,她身邊的異性少得可憐。
後來,和班裡的男生聊天的時候說起了這件事,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為什麼班裡的男生不去追求這個姑娘呢?
他們回答說,不去追求不是他們眼光高,覺得姑娘不夠漂亮,但恰恰是因為她太好看了,讓人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會讓人有一種配不上的自卑感,所以便只選擇遠觀了。
02)、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的美是循序漸進的,一點一點地讓你覺得原來這個人的美是這麼的特殊和耐看,有的人的美就是具有視覺衝擊力的,讓你只看一眼,就感歎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人。
但是後者那種明目張膽的美,讓人在禁欲和熱烈之間產生一種強烈的拉扯感,讓這種具有視覺衝擊的美高高地淩駕在世俗的審美觀念之上,美麗與平凡所產生的強烈的距離感讓人想觸碰卻又不敢觸碰,只能縮回手,捨不得打破這種神秘的感覺。
因此,對于這樣的高嶺之花,男人自知沒有足夠的實力去觸碰,便以遠觀作為上策。
人普遍具有刻板印象
所謂刻板印象,即個體對于群體之外的成員所形成的一個籠統性的觀念,他們往往會把一些個體的特性歸結于整個群體當中,然後忽略了一些個例的存在。
例如有的人一提到別人來自山西,第一反應就是山西人吃醋很厲害,有的人一聽別人來自東北,就覺得東北人一定不怕冷,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山西人都愛吃醋,也不是所有的東北人都不怕冷。
而在一段感情中,對于美麗的事物,人們都是趨之若鶩的,都想要擁有,所以在一些人的眼中就會覺得那些長相漂亮的姑娘也一定有男朋友了,既然名花有主了,也就沒有追求的必要了,于是,在倖存者偏差之下,這些人也就不會有人追求了。
但其實那些姑娘本身就是單身,只不過因為異性的刻板印象,使得別人都覺得長得好看的女生都有男友了,于是乎,就出現了門可羅雀的現象。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遇到了心儀的物件的時候,不要被固有思維所束縛,而應該是先詢問對方,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追求。
有些姑娘性格很好,長相漂亮也沒有任何架子,所以當我們仔細了解她們的時候,就會發現她們身上的閃光點,也就會發現她們其實不是只注重外在的人。
當我們擯棄莫須有的顧慮的時候,抓住機會,付出真心,那麼就有可能擁有一段稱心如意的感情,而不是任由它悄悄溜走。
人不會選擇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01)、在一段感情中,人與人之間產生吸引力是彼此能否具備愛情的一個最基本假設,是對方對于我們有什麼獎賞意義。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時候,只有我們認為對方的出現對自己有好處,可以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情緒價值,那麼我們才會考慮是否與對方建立親密關係。
但是,一個長相漂亮的姑娘本身就具有稀缺性的資源,想要和對方產生愛情,就需要具備與之匹配了資源,例如帥氣的長相,例如雄厚的資本,例如出眾的才華,可若是這些都沒有,又有什麼底氣去追求眾星捧月般的對方?
02)、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是因為沒有給對方互動的「切入點」。
羅蘭·米勒曾提出一個公式,僅從外表上來說,對方的吸引力等于「對方的長相」與「對方接納自己的可能性」的乘積。
也就是說,長相雖然可以讓人感興趣,但真正決定彼此是否會產生愛情關係的,則是更深層次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