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幸福的關鍵是什麼?說點現實的

一一没有二二 2022/11/24 檢舉 我要評論

首先要說的,幸福感來自于對既有生活現狀的感恩和滿足,而婚姻的幸福,前提是需要選到一個對的人。

這個所謂對的人,不是指能跟你絕對契合、完美適配,而是指他具有成長性, 比如懂得反省自身的問題,愿意且也能走在成長的路上。以及能為了你們的婚姻和家庭,去改變需要改變的,去妥協需要妥協的。

過于以自我為中心,完全沉浸在自我幻想的小世界里,那麼這種人是難以相處的,也是難以交流的。

然后再回到主要的問題上,對婚姻的經營,我們首先應該認識到,感情是感情,婚姻是婚姻。

僅憑感情,是經營不好婚姻的,因為婚姻同時也是合作關系、利益關系。或者說婚姻中摻雜著更多的利益關系。

所以婚姻也是一場修行,實屬不易,至于二婚更是不易。如果想要得到幸福,最好還是直接從現實的部分出發。

二婚,幸福的關鍵是什麼?說點現實的。

1、首先不拖累對方。

生活中,許多人都不看好二婚,還有許多二婚確實過得很累,比如同床異夢,能交身但不能交心。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利益上的對立。

說簡單點,頭婚夫妻,很多你的利益也是我的利益,大多數的利益問題,都為夫妻倆的共同利益。而二婚夫妻,在許多的利益問題上,是分開的,甚至是對立的,所以必然存在著個人的小算盤和小九九。

就拿孩子這件事來說。

許多二婚者,結婚的主要動機,是希望找個人為自己的孩子負起父親(母親)的責任。或者覺得結婚了,對方就理所當然地應該承擔起這份責任。 但是這個責任有多大,有多重,大家都知道,誰又能承擔得起呢?

所以對于許多非共同利益的事情上,最好還是要先有不拖累對方的態度,也不要去道德綁架、感情綁架對方。

表明自己的孩子由自己負責,不要因為自己的利益而去拖累對方,等對方慢慢放下戒心, 等對方有了感情,自然會想著主動為你做些什麼。

如果剛結婚,還沒有足夠的信任,一定的感情基礎,就開始要求、索取,這當然會激起對方的戒備心,導致家庭生活直接變成了一場爭奪話語權、經濟權、掌控權的戰爭。

2、需求的滿足。

有句話,其實說得很好:

「婚姻的本質包括:[兩.性]價值、經濟價值、情緒價值。看看互相都能為對方提供什麼,你的價值是隨著時間遞增還是遞減,可替代性如何。」

所以需求和價值,是我們根本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你能為對方提供,或滿足哪些需求,這就是你的價值。

知道許多人二婚,內心深處是很消極的,可能只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可能只是需要一個生活上的伴侶,然后也沒想過這段婚姻能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幸福,差不多把日子過下去就行。

繼而結婚以后,完全抱著過日子的態度,什麼也不想,我就賺錢養家,你就操勞家務,不扯太多別的。

這就會導致,我們很容易忽視伴侶的需求,包括精神需求,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等等。

如果夫妻關系也是合作關系,那麼合作下去的動力是什麼?為什麼堅持?還不是需求的滿足嗎?另外對于某些動物的本能需求,也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是必須需要的,是一定需要的。

所以夫妻關系的穩定,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需求的滿足,這決定了你的可替代性如何。

3、要學會降低期望。

不要對伴侶要求太高,也不要把二婚生活想象的過于美好,只要你能夠降低期望,處處都能收獲到意外之喜。反過來你的期望太高,那麼只要一件事情沒有達到你的預設,馬上就會發生極大的負面情緒。

情緒這個東西,容易扭曲交流的內容,也非常容易使夫妻關系走進一條死胡同,惡性循環下去。

所以在婚姻生活中,穩定的情緒非常重要,情緒穩定了,生活才會落安然。

當然降低期望的另外一層意思,不要把伴侶想象的過于高尚、偉大和無私,這個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人。所以你就不能期望一些非常美好的感動,要理解人性都是自私的、貪婪的。

雖然他跟你是夫妻,但一定還會想著把更好的資源,留給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總是幻想著,對方能絕對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并為你做出一些絕對無私、高尚的事情,那麼這就只會導致你對他越來越失望。

失望代表否定,否定就意味著,你會越來越質疑自己的選擇,最后就過得越來越泄氣,越來越消極,越來越自私。

也許有人會說,都這麼現實了,那還結婚干什麼?其實婚姻,本就是人世間最現實的生活,從實際出發,從實用的角度看待婚姻,反而對你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總結成一句話,如果婚姻是合作關系的話,那麼在合作關系中,就一定存在利益匹配的問題。

所以利益上的均衡,尤為重要,如果只想著索取,只想著利用,而不懂得去滿足、適配對方的利益,那麼這樣的婚姻,遲早是要出大問題的,無論幾婚,都難以過好。

二婚,本就意味著夫妻倆會面臨更多的現實問題,錢固然重要,首先是生活的保障,其次是虛榮的滿足,但是更重要的,還是看你怎樣去匹配。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