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人體中一個不起眼的器官。很多人認識它,是通過體檢單上的「膽囊結石」診斷。
事實上,作為消化系統的一種常見病,我國膽石癥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發病率高達到7%到10%。那麼是什麼導致膽石癥發病率如此高?難道真像平常所說的,不吃早餐就會得膽結石?
我國的膽結石發病率高居不下有很多個因素,其中不吃早餐是最常被提及的一個因素,但這只是表層因素,更本質的原因被我們忽略了。
一項綜合1987-2014年間30篇關于中國膽石癥常見因素的薈萃分析發現,與規律吃早餐的人相比,不規律吃早餐的人發病機率更大!
因為不規律吃早餐的人,空腹的時間會變長,導致膽酸的分泌量減少,膽固醇的分泌量不會隨之改變。如此一來膽汁的成分比例就會改變——膽固醇的比例占了大頭,大大增加了膽結石的可能性。
此外根據研究,這3類人也要格外小心膽結石!
喜好油膩飲食、偏愛食用動物油、多食動物內臟等飲食習慣與膽石的發生密切相關。這類高膽固醇和高熱量的食物,容易增加膽汁的飽和度,加快膽固醇結晶的形成,長期的積累就可能會導致膽固醇結石。
一項對800多例膽石癥患者的回顧性調查顯示,女性人群膽囊結石發病率比男性人群高出2. 3倍,而且一半以上都是膽固醇結石,這其實可能是[雌☆激☆素]影響膽固醇代謝有關。
雌性激素使得膽汁當中的磷脂含量降低,從而增加膽固醇濃度,加速膽結石的形成。
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懷孕次數增多或到了絕經期,患膽石癥的機率也可能會隨之增加。
肥胖(BMI≥25 kg/m2)一直被認為與膽石癥發病呈正相關。肥胖人群體內血清瘦素水平的持續升高容易引起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這也導致膽石癥發生率增加。
減肥能夠減低膽石癥的發病率,但是!如果體重短時間掉得過快,反而可能增加膽汁內的膽固醇飽和度,以及影響膽囊收縮從而提高膽石形成風險。
對上述易感人群來說,首先要改變生活方式,不做或少做相關高危行為。 其次,要多關注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出現癥狀時及時就醫,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惡化。
膽石癥的出現大多與飲食習慣有關,所以飲食干預是預防和緩解疾病的一個重要手段。
參考資料:[1]王成,孫培龍.膽石癥成因的研究進展[J].肝膽外科雜志,2018,26(02):157-160.[2]李軍祥,陳誩,梁健.膽石癥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8,26(02):132-138.[3]王苑. 我國膽石癥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D].山東大學,2015.[4]施健,劉蘇,謝渭芬.我國膽石癥發病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胃腸病學,2005(04):217-222.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