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貧賤之人,必有貧賤之心和貧賤之嘴。
生活中,我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老喊窮。
殊不知,喊窮是很損福報的一種行為。
佛家有雲:萬法唯心造。
人們對于外界環境的感知,其實都是自己的心念所感召。
如果養成了喊窮的習慣,必然是後患無窮的。
南懷瑾先生:千萬不要喊窮,一歎窮三年
一個人,越喊窮,越窮;心越窮,越不得翻身。
不是窮才抱怨,是抱怨了才窮
天天喊窮,慢慢就會有一副「窮相」。嘴邊念叨「窮」;
眼裡嫉妒別人的「富」,然後看到自己的「窮」;心裡都是牢騷。
誰都有抱怨窮的時候,但總會有幾個特別愛抱怨的人,
看同事覺得討厭,看領導覺得不識人才,
好像自己工資低,都是因為公司,因為別人,甚至因為城市不適合自己。
他們也不想改變,
但私下吐槽的時候,鬧得最歡。
以前覺得,喊窮都是因為真窮,後來發現喊窮的人裡,不都是開局就慘。
有這樣一個故事。
小王家境一般,讀初高中時,在別人因為自尊不接受學校的貧困生補助的時候,她則因為說家裡窮,免了學費。
後來上了大學,她嘗到了甜頭,便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哭窮,說自己從小讀書的學費,都是母親撿破爛賺回來的,更不用說生活了。她順其自然地占了一個寶貴的特困生補助名額。
她和同學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抱怨生活不容易,生活費不夠花,時間長了,身邊的人都對她避而遠之,不願意聽她那些嘮叨。
大學畢業後,她來到一家上市公司面試,經歷了重重考驗和千辛萬苦,終于到了最後一關。
在最後一輪面試快結束的時候,她對面試官說,希望面試官能考慮一下自己的家庭情況,給自己一個機會。
面試官搖了搖頭:「窮,不是資本。」于是,她被淘汰了。
天天喊窮的人,只是會讓別人「嗤之以鼻」,在別人眼裡永遠是「卑微的可憐蟲」。
大部分喊窮的人,其實都不是真的窮,只是養成了抱怨的習慣。
一直哭窮,只能是越來越窮。
一個人,如果嘴巴貧賤,生活也會真的變貧賤;一個人如果嘴巴不留德,生活就會變得貧困。
常常喊窮的人,真的會把財運趕跑。
好好賺錢,比抱怨管用
作家方瑩曾說:
貧窮對于一個人來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而不自知,窮而不思變,窮而安于現狀,甚至認命。
覺得自己窮了,那就去賺錢。
快遞小哥李慶恒也曾經手忙腳亂,每天做卸貨、轉運,裝車,累得要命,還掙不了多少。直到他偷偷練了一身本事。
趁著不忙的時候,他開始背分揀資訊。
城市、區號、郵編、航空代碼,不管哪個位址,他都能瞬間說出對應資訊。
那陣跟著魔似的,走在馬路上看見車牌,就要把相關的城市資訊過一遍。
李慶恒還專門抽出時間,練實際操作。
包裹打好從1.5米摔下,包裹不破損才行。
最初他只是為了早點做完,早點回家,
沒想到送快遞5年多,他一舉奪得職業技能競賽的第一名,更想不到的,杭州市評他為高層次人才,給了他100萬的購房補貼。
這個數字,他做夢也不敢想。
買車優先搖號,3萬車牌補貼,都成了小意思。
當你想盡辦法提升自己,連命運也會幫你致富。
踏踏實實做好手頭的事情,賺到你能賺的錢,即便無力做到極致,錢也已經在路上。
簡書有作者講她們單位的保潔阿姨,50多歲,沒有什麼技能,出來補貼家用,每月將近1萬。
她本來都退休了,家裡經濟很一般,就找了仲介,去寫字樓做保潔。
早上5點就起床,樓上樓下的活幹完要9點,
眼睛澀澀的,因為不會用單位飲水機,常常是4小時不喝水。
因為她勤勞肯幹,為人和善,員工們有買了新房的、家裡需要保潔的,也來找她打掃,
兼職著賺了幾份工錢,逐漸積少成多。
不同人的賺錢,難易不同,快慢也不同。
但還好這個時代,沒有拋棄任何人,只要你願意賺,實力或年齡,都不是藉口。
抱怨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每次的難過,每次的失落,都不是無路可走,窮苦的日子,也不是無從治癒,
想喊窮的時候記住,踏實賺錢更有用。
你怎麽説話,就是什麽命
學誠法師說:「你嘴裡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好好說話,就是改變命運。」
想得富貴命,先養富貴嘴。嘴巴富貴的人,才會吸引來源源不斷的好運。
有一個小男孩,從小立志成為偉大的藝術家。儘管他資質平平,家境也很普通,但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
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離開小鎮去往城市,想要接受正規的藝術教育,但是追求夢想的路途卻充滿了坎坷。
為了承擔高昂的學習費用,他一天要打好幾份工,生活異常艱難,有時候連飯都吃不起。身邊的人嘲笑他一無所成,他也從未動搖過自己的決心。
他從未說過什麼怨天尤人的話,每天對自己說:「現在的窘迫只是暫時的,未來我一定會成為優秀的藝術家,並出人頭地。」
後來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了一名藝術家。他就是著名的寫實派畫家理查·斯契米德。
語言是有聲的思想,所以語言具有很強的能量。
當我們說一些正面的、積極的話語時,人生就會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當我們抱怨時,會把一些不重要、甚至討厭的東西表達出來,而這些往往會靈驗。
曾經有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用兩棵活的植物做實驗,將這盆植物並排放在一起,給予相同的陽光和水分。左邊的一株,實驗者每天用語言來攻擊它。右邊的一株恰恰相反,實驗者每天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它。
實驗開始,為期三十天。實驗結束後,人們發現,接受過嚴厲的言辭和欺淩的植物枯萎了,而被稱讚的植物卻變得健康和茂盛了。
你嘴上所說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改變命運,從改變語言開始!
每天怨天尤人、叫嚷著「沒錢」的人,真的都是跟金錢無緣的人。
他們不是「因為窮而沒錢」,而是「天天說著沒錢,所以窮」。
南懷瑾有句話:「窮歸窮,絕不愁,如果又窮又愁,這就劃不來,變成窮愁潦倒就冤得很。」
你說的話,就是你的心態。
想著熬熬就會過去的人,心態足夠好,往後錢會有,美好的生活也會有。
《一個都不能少》的小女主魏敏芝,被張藝謀帶去見了大千世界,回到家鄉,還是一樣幹著農活。
失落是難免的,她卻很快緩了過來,精進學習。
去北京電影學院落榜,又投入下一場考試,看書用壞了3個手電筒,終于考入西安外國語大學編導系。
往後留學、留校工作,組成自己的小家,人生像開了掛。
再和張藝謀見面,她用著流利的英文提問,而往事都已隨風,
是快樂,還是焦慮,是運氣,還是捧殺,都在人的心態。
積極往上看,得到時欣喜,得不到也坦然。
想喊窮時少說話,靜靜地走,沉心地熬,用力去夠,
如果真要說什麼,不如說句吉利話。
網上有個問題:「當生活真的過得很艱難的時候,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高贊回答說:「痛苦來了,我們逃無可逃,只能學會與它和平共處,正視這份艱難,大步向前。」
生活壞到一定程度,都會好起來的,前提是別抱怨。
抱怨多了,再深的低谷,也還能往下走。
我們的嘴巴就像是存錢罐,嘴巴富貴,福氣自來;口吐蓮花,富貴一世。
不管你現在過的生活是否如意,希望朋友們要多感歎生活的美好,千萬不要抱怨,更不要哭窮喊窮。